当前位置:首页> 展会新闻

LNG 产业有利可图

时间:2016-02-19 10:04 来源:石油与装备 点击:

——中国LNG 液化工厂的盈亏经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非居民天然气价格降价方案,每吨下调700元,即每立方米下调0.7元。此消息在国内天然气行业内犹如大地惊雷,LNG价格也随之跳水,业内欢声一片。LNG产业对降价的期盼如久旱逢甘霖,让一批在濒死边缘的LNG液化工厂又重获新生,再次开工解决了国内约12万辆LNG 重卡和5 万多辆LNG 客车的“吃饭”问题,促进了LNG液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内LNG 液化工厂经营的现状,是否盈利等问题成为业内最为关切的焦点。

LNG 液化工厂的盈亏线

据安迅思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天然气用气量为1,872 亿方,与“十二五”规划的2,695 亿方差距较大。工业用气不景气,LNG车船产业发展受阻等情况,让2015 年天然气用气的增长率仅为3.7%。2014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显示,2020年天然气消费量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要由6% 提高到10%,用气量要达到3,600亿方。对此,陕西燃气设计院郭宗华院长对本刊记者说:“实现《规划》只能靠交通运输业,靠LNG车、船的用气。据统计,假设2020年末LNG 重卡实现56万辆,约占全国重卡量的8%,以每车每天用气500方计算,这些重卡年度用气量可达840 亿方,而这仅是LNG 重卡。当前影响LNG 用气量的最关键因素是气价,也主宰着LNG液化工厂的生死。”

据郭宗华介绍,以陕北100 万方LNG 液化工厂为例,调价前原料气成本价为2.59 元/m3,出厂价2.36 元/,m3,亏损0.23 元/m3,每吨亏损322 元,每天亏损近23 万,考虑设备检修、工资、折旧、利息的费用为2,000 万元,以全年100% 开工率计算,工厂年可亏损9,590 万元,以40% 开工率计算,工厂年可亏损5,056 万元。调价后原料气成本降至1.41 元/m3,出厂价2.29元/m3,每吨盈利462 元,每天盈利33 万,年开工率以100% 计算,减去检修、工资、折旧、利息等费用,年实际盈利8,390 万元。守住LNG 液化工厂的生死线就能促进天然气产业的稳步发展,否则只会满盘皆输。

液化用气需因地制

天然气的气源繁多,各地用气也有所不同。四川地区可用页岩气或进口缅甸天然气;新疆地区可近水楼台先得月用本省气田所产的天然气;北方地区有西气东输和进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沿海地区可用卡特尔、澳大利亚的LNG。LNG 液化工厂的气源为常规的管道天然气,部分地区采用非常规天然气如页岩气、焦炉气、煤制气。气源不同,LNG 液化工厂生产LNG 价格也有所差异。

以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来说,国内页岩气埋藏深度大,开采成本高,原料气价格在2 元/m3 左右,个别地区超过3 元/m3,与常规天然气相比,尤其是管道气,价格较高,毫无优势。焦炉气的价格在1.9 元/m3 左右,与调价后的常规气相比,在西北地区优势不明显,但在东部和南方地区仍有价格优势;煤制气的成本在1~1.8 元之间,取决于煤炭的成本,由于区域价格差别较大,价格难以比较。海气与陆气方面,陆上液化天然气以调价后的陕北LNG 液化工厂出厂价为例,即每吨3,200 元。陕北到东南沿海的距离约为2,500km,每吨每千米运价为0.54 元,每吨运价则为1,350 元,运到东南南海的成本价为4,550 元,高于进口LNG 每吨4,200元,毫无优势。从陕北榆林到南京、合肥、山东等地的距离约为1,600km,陆上LNG 运到三地的总成本约为每吨4,064 元,低于进口LNG 的价格,可以实现LNG 液化。从距离上看,路上LNG 价格的优势主要取决于运输的距离,短距离存在优势,长距离运输毫无优势。郭宗华预测,进口LNG 供应市场范围将被陆上LNG 挤压到东南沿海地区,并以码头、接收站周边地区为供应区,而靠近内陆地区有望被LNG 液化工厂占领。

气改与开拓市场并举

天然气市场的发展与气价机制事关LNG 液化工厂的发展前景。天然气用途之争至今尚未停息,是发电还是做燃料,或是用于化工?郭宗华表示,天然气应用化工不具优势,煤炭与石油等能源生产化工产品的成本更低。而发电领域,天然气发电成本过高,美国大规模应用天然气发电的原因在于美国天然气价格较低,价格不与石油挂钩,与煤炭挂钩并竞争。目前,国内天然气价格与煤炭相比毫无价格优势,且国内以火力发电的能源结构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加之过剩的电力资源,天然气发电之路较为困难,建成天然气最好的用途是做燃料,直接燃烧,方便、环保、省事。由于居民燃气用量相对稳定,所以交通运输业是天然气用气的主要突破口,LNG 重卡与LNG 运输船是主要方向。

数据显示,2015 年国内约100 亿方的天然气尚未消费,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显现,前几年气慌的尴尬局转眼被有气难卖的局面所代替。LNG 重卡又改回到油气混合动力模式,低油价时期卡车用油更有利可图。2015 年1~9月,国内天然气用气增幅仅为2.5%,而2013 年以前的增幅均超过20%。业内有关专家表示,由于“三桶油”进价较高,最终导致国内门站气价居高不下,形成有气难卖的局面。国家能源局油气司杨雷副司长认为,天然气价改是正确之路,也是必要之路,不会因国企的历史包袱而停止,高气价补亏的方式终将被市场机制取代,此次非居民天然气价格的下调正是市场的应对措施。

“西北地区是天然气的主产区,也是LNG 液化工厂较为集中的地区,此次气价下调将刺激LNG 液化工厂的开工规模,增加产量,同时也将产生新的价格竞争。但由于LNG 终端市场的发展停滞,不断增产的LNG 容易引发恶性竞争,不利于产业发展,急需开拓新市场,找到新渠道。”郭宗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