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大会开幕还有:
  • 00
展会新闻

塔里木油田将200亿方天然气惠及南疆千家万户

时间:2015-10-13 10:44 来源: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点击:

百姓尽享南疆好风光

1立方米天然气能做什么?它是一家三口两天的生活燃料。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黑孜苇乡康西湾新村,村民玛塔依·哈德尔一家连着两天使用天然气做饭,用了不到1立方米。自1999年塔里木油田首次向新疆(库尔勒市)供气以来,已累计向五地州输送天然气200亿立方米。

天然气作为塔里木油田在南疆资源地的一个形象窗口,惠及南疆44个县市,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全方位提升了塔里木油田企业形象。

气入万家,百姓得实惠

塔里木油田不只是在南疆进行油气勘探开发,更多的是在短时间内把探出的天然气“变现”,送到百姓身边,让资源地感受到油气开发带来的实惠。

在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的利好形势下,塔里木油田发挥资源优势、地缘优势,在南疆打造出一张张具有鲜明塔里木特色的新名片。

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是中国石油援疆的“一号工程”,塔里木油田积极践行央企社会责任,大力推进“西气西用”,1998年6月先期建成轮南至库尔勒市输气管道,1999年10月正式向库尔勒市管输天然气,“气化南疆”工程拉开序幕。总投资64亿元的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于2010年7月在喀什正式开工,成为“气化南疆”工程的延续和拓展。工程与先期投产的“气化南疆”管道对接,形成环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主干管网。

2013年7月30日,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投入运营,南疆400多万各族群众受益。随着下游用户的不断增加,管网天然气日输量一路攀升,目前达到170万立方米,去年冬季最高峰值达300万立方米。南疆五地州百万户百姓从烟熏火燎的柴煤时代跨入天然气时代,年天然气用量近40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约600万吨标煤。

“要是现在没了天然气,生活真没了头绪。”因为有了天然气,玛塔依·哈德尔和周边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做饭、洗澡、供暖、汽车加气……

全面普及,拉动经济发展

1999年,库尔勒市作为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率先用上天然气。有了气源,库尔勒市天然气消费结构逐步多元化,城市天然气用户普及率达100%,聚集了巴斯夫、美克等700多家知名企业。市内公交车、出租车因“油改气”这一“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快速发展的库尔勒天空更蓝了。

塔里木油田油气资源开发及炼油化工相关产业作为新型工业化“尖兵”,对南疆地区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超60%。凭借当地天然气资源开发优势,南疆五地州积极招商引资,加快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一大批油气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形成地方资源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新格局。

天山脚下的拜城县是西气东输主力气源——克拉2气田所在地。10年来,拜城县依托天然气开发,打造“中国天然气之都”,县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4000万元增加到2014的11.9亿元。

如今,在南疆环塔里木盆地崛起一座座石油新城——库尔勒、轮台、且末、沙雅、库车……都因开发石油天然气或进行炼化加工获得空前的发展机遇。

随着南疆天然气链条的延伸与辐射,2014年,石油和天然气对塔里木油田主要资源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阿克苏地区的财政收入影响分别达到54%和56%,当年生产总值分别较1989年增长83倍和66倍。

绿色能源,提升幸福指数

蓝天白云下,一辆辆绿色环保的CNG客车穿梭在库尔勒市大街小巷。运行线路最长的26路公交车司机张民亮说:“几年前,很少看到蓝天。现在,蓝天白云多了,这跟使用天然气有直接关系。”

如今,南疆五地州各族人民取暖、做饭已经不再用木柴。昔日的木柴已经回归到最原始的功能——保持生态平衡上,变成了让戈壁更秀美、城市更舒心的绿色。

乌恰县黑孜苇乡康西湾新村百户村民用上天然气后,南疆的温宿县、和田县、洛浦县和墨玉县等地农村天然气入户数已超5万户。天然气进村,改善了农牧民生活条件,推动南疆农村走出贫困奔小康。

燃料的改变,给南疆带来青山绿水。

“丝路明珠”喀什老城区有着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居住着4万多户居民。2004年12月,阿克莫木气田建成投产,开始向喀什、克州供气。但老城区由于房屋陈旧,一直没有通上天然气。2009年以来,老城区房屋改造中,喀什市把天然气入户作为配套工程,让“福气”走进千家万户。

喀什是距离塔克拉玛干沙漠最近的地区,然而千百年来,人们守着“气盆”烧柴火。住在老城区的帕提古丽·米吉提这样描述以往的生活:“一年做饭取暖要用掉2吨煤,50元一罐的液化气用掉好几罐,还得赶着毛驴拉柴。”用上天然气,她的生活发生了大变化,衣服每天干干净净,还能每天洗上热水澡。

据喀什环保局公布数据显示,天然气让喀什二级以上浮尘天气减少10天,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期间的2.94%提高至现在的4.02%,绿洲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14.9%提高至现在的23.5%。

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