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迈入世界石油大国行列
油气是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形势喜人、成果丰硕。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油气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由2002年的1.8亿吨油当量提高到2011年的2.9亿吨油当量,年均净增长超过1100万吨。
统计数据表明,10年来,我国石油年均探明地质储量10亿吨以上,产量一举跃上2亿吨大关;天然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年均探明地质储量5800亿立方米,产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新台阶;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加速推进,煤层气初步进入产业化、商业化生产阶段,油页岩处于产业化、商业化、一体化开发利用初期,页岩气勘探开发加速推进并取得较大进展。
专家表示,我国已迈入世界石油大国行列,目前正朝着石油强国的目标努力。全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喜人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油气勘查取得重要突破
油气资源勘探投入快速增长,主要实物工作量大幅提高。10年来,全国油气资源勘查投资显著增加,年投入由2002年的22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714亿元,增长223%;物探工作量稳定增长,二维地震年工作量由8.3万千米增加到8.7万千米,增长5%;三维地震年工作量由2万平方千米增长到4.6万平方千米,增长130%;油气探井数快速增长,年钻井数由2002年的1471口增加到2011年的3896口,增长165%。
石油储量高位增长,累计探明亿吨级油田15个。10年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12.2亿吨,占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探明储量的1/3。相继探明南堡、华庆、塔河、蓬莱19-3等15个地质储量大于1亿吨的油田;发现和落实了松辽岩性、渤海湾滩海、鄂尔多斯华庆、准噶尔西北缘、塔里木塔河等超亿吨级规模储量区,为产量逐年稳定增长提供了资源基础。
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累计探明千亿立方米气田14个。10年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5.8万亿立方米,占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探明储量的3/5。相继探明苏里格、普光、徐深、塔中I号等14个地质储量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气田,初步形成了苏里格、塔北等万亿立方米世界级规模大气区。
10年来,我国火山岩油气藏、碳酸盐油气藏、岩性油气藏、致密碎屑岩、海相天然气、海洋深水等油气勘探开发领域均取得重大理论和技术进展。隐蔽油气藏成藏理论的深化及高分辨率地震、测井等配套技术的应用等在大量油气发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具有多项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12000米超深钻机和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成功开钻,拉开了我国深部和深海油气勘探开发的序幕。
油气开发利用成就斐然
原油产量稳定增长,首次跃上2亿吨大关。10年累计生产原油18.23亿吨,占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产量的1/3。年产量由2002年的1.62亿吨增加到2011年的2.03亿吨,由世界第5位上升到第4位。低渗透、三次采油和稠油开发取得重要进展。
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首次迈上千亿方新台阶。10年累计生产天然气6095亿立方米,占新中国成立以来累计产量的1/2。年产量由2002年的229亿立方米增加到2011年1013亿立方米,由世界第18位上升到第6位。苏里格气田致密天然气、普光气田高含硫天然气开发获得重大突破。
截至2011年,大庆油田连续9年实现原油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胜利油田连续12年保持原油产量2700万吨以上,为“稳定东部”奠定了重要基础。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产量近300亿立方米,油当量产量超过5000万吨,四川、塔里木盆地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232亿立方米、186亿立方米,为“发展西部”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域油当量突破5000万吨,为了加快海域油气勘探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初见成效
煤层气勘探取得突破,初步进入产业化商业化阶段。煤层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全国累计探明地质储量4176亿立方米,沁水盆地累计探明煤层气储量超过1000亿立方米。2011年地面煤层气产量20亿立方米,煤矿井下(瓦斯)抽放量85亿立方米。煤层气产业化初步形成,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煤层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
油页岩资源量快速增加,开发利用初具规模。在松辽盆地南部查明3处超大型油页岩矿床,总资源量1000亿吨以上。2011年全国生产油页岩油80万吨,主要开发利用矿区有辽宁、吉林、山东、新疆等地。
油砂勘查迈出了重要步伐,生产试验进展良好。初步探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风城地区油砂油可采储量4198万吨。中石油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进行油砂分离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页岩气潜力调查全面启动,勘探开发开始探索起步。全面开展了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及有利区优选评价,启动了川渝黔鄂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先导实验区建设。全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开始起步,累计钻探页岩气井62口,其中一半以上有页岩气发现,在四川威远、珙县等分别钻获页岩气高产水平井。
油气调查评价取得重要成果
系统开展油气资源评价,进一步摸清了油气资源家底。2003以来,完成了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和2010年、2011年油气资源动态评价,获得了石油、天然气、煤层气、油砂和油页岩5种资源最新的评价结果及空间分布。全国石油地质资源量939亿吨,可采资源量246亿吨;天然气地质资源量55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34万亿立方米;煤层气地质资源量37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11万亿立方米;油页岩折合页岩油资源量为476亿吨,可回收120亿吨;油砂油地质资源量60亿吨,可采资源量23亿吨;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万亿立方米。
油气基础地质工作稳步推进,陆域、海域油气调查获得重要成果。2002年以来,开展了银额盆地及邻区、松辽盆地外围、中上扬子海相盆地、柴达木盆地古生界、重点海域新区等一批油气新区、新领域、新层系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初步证实横贯我国北方的东西向天山-兴蒙构造带是我国新区、新层系油气勘探的目标区,松辽盆地外围、银额盆地、羌塘盆地等具有良好油气资源前景。海洋油气调查取得一批重要发现,初步圈定了38个海域含油气盆地。
油气战略调查与选区取得重要成果,新区新领域油气发现获得突破。2004年起,组织实施了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在深水海域、老油区及外围的新领域、新层系和青藏高原、南方海相、秦岭大别造山带两侧等地质地形复杂地区以及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油气地质新发现和新认识。在南海北部陆坡深水区获得天然气重大突破,大庆外围盆地方正断陷获得高产工业油流,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前第三系油气勘探获得突破。
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取得重要进展,海域、陆域成功钻获实物样品。2007年、2009年分别在南海北部陆坡和青海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发现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化物有利区,评价资源潜力,圈定目标区,实现了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的战略突破。
油气资源管理规范有序
油气资源管理日趋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立了矿业权年检制度、勘查开发信息报告制度、油气督察员制度、油气勘查实施方案及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制度等,出台了煤炭煤层气综合勘查开采、油气勘查最低投入及退出机制、探索开展油气竞争性出让等有关政策,进一步完善了符合我国油气勘查开发实际的油气资源勘查开发管理体系框架。
不断促进油气资源勘探竞争,有序推进非常规油气资源竞争性出让。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公司重组以来,逐步打破了一家公司在几个大盆地勘探开发的格局,实现了不同公司在同一个盆地勘探,极大地促进了油气发现;同时,还打破了陆域与海域勘探开发的约束,突破了煤层气独家对外合作专营权,首次开展了海域油气探矿权竞争性出让,成功进行了页岩气一轮竞争性出让,在二轮页岩气招标中,吸引了包括民营、中方控股的合资公司在内的近百家企业参与竞争。
油气资源年检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日益加强。2004年起,组织对勘查开采项目进行年检。责令各矿业权人对于年检不合格的矿业权进行整改,并在延续、变更时,重点审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建立了油气督察制度,督察员力量不断加强。坚持新立探矿权与退出面积挂钩制度,督促探矿权人加大风险勘探投入数十亿元,退出区块面积数十万平方千米,基本形成进退有序的局面。同时,全面清理了煤炭和煤层气矿业权重叠问题,推动煤炭、煤层气两个产业协调健康发展。解决油气企业之间、油气企业与非油气企业之间矿业权交叉重叠问题数百起,全国油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秩序平稳有序。